中新网贵阳12月1日电 (记者 石小杰)“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11月30日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,与农工党中央、农工党贵州省委会、毕节市及大方县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。
座谈会现场。中新网记者石小杰 摄
贵州省政协副主席、农工党贵州省委会主委张光奇出席座谈会。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卢婧主持会议。人民政协网副总编辑汪俞佳介绍了本次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的背景。
会上,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、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关林说,自毕节试验区成立30多年来,农工党认真落实中共中央部署,举全党之力全方位助力大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。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体现,是农工党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履行政治责任的体现,是大方县委、县政府扛起主体责任,带领大方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绩的体现。
杨关林表示,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,帮扶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,农工党中央将继续发扬这些好的经验,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,守正创新、再创辉煌。
大方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杨滨介绍,在农工党帮扶下,大方县脱贫成效得到全面巩固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民生事业蓬勃发展。下一步,大方县将深入践行“绿色发展、人力资源开发、体制机制创新”三大主题,发挥“政策、区位、资源、人口”优势,持续抢抓统一战线“地域+领域”组团式帮扶毕节政策机遇,全力推进大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“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由人民政协报社指导,人民政协网承办,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农工党中央宣传部支持。接下来,记者团将走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、大方高铁站、天麻交易中心、毕节农工同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、羊场镇等地,深入了解多年来农工党定点帮扶大方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。(完)
中新网银川12月1日电 (记者 李佩珊)记者12月1日从宁夏银川市获悉,今年以来,在实施移民务工就业3年推进计划过程中,银川市14万移民劳动力实现就业12.6万人,同比增长12.5%;近2500人参与技能培训、实用技术培训、致富带头人培训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8.7%;全市43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移民2350人,同比增长44.6%,城乡共富新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中。
今年以来,银川市按照“以致富增收为核心,以示范创建为载体,以产业就业带动为突破口,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落脚点”的工作思路,全力推进移民村产业就业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人居环境、精神文明、基层治理水平提升。前三季度,银川市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13万元,继续领跑全区。
围绕“六特”产业、“土特产”、乡村旅游,银川市重点推进兴庆区优质蜜瓜联农带农发展示范项目、泾河村设施温棚扶贫产业园三期等产业项目168个,目前已完成投资5.7亿元。同时,银川市启动实施高质量庭院经济试点计划,并在多地探索电商直播新模式,实现种植、养殖、销售“一体发展”,不断推动本土品牌加速“出圈”。
此外,银川市今年还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,投资1.7亿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加快完善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道路、供电、供水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。在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,银川市各地移民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100%覆盖,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3.3%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